【信息发布时间:2023-06-08 09:37】 【我要打印】 【来源: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近日,能仁里16号老旧小区改造(一期)项目在市交易中心顺利完成评标,该项目1062家单位参与投标,是我市智能辅助评标功能上线后的首个项目,由于智能辅助评标功能应用,节约评标时长至少2小时。
近年来,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传统“人工评标”同一客观评审点重复评审、评标耗时较长、评审尺度不一等问题,充分利用新技术,逐步推进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建设,全面提升交易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评审结果一键生成,缩短评标时间。智能辅助评标实现初步评审中“企业资质”“投标保证金”“质量验收标准”“工期”“投标报价”等评审因素,与招标文件要求自动比对,一键输出评审结果。评标委员会根据智能辅助评标结果对相关评审内容进行复核,避免评委在标书海量页面中查找评审内容,节约评审时间。同时,“企业资质”依托“零提供”服务从源头获取,准确输出评审结果,评标委员会可直接采信。
清单及客观分自动比对,提高评标质量。智能辅助评标实现对工程量清单的符合性检查,对报价合理性进行自动分析,及时发现清单错误或者报价的重大偏差,确保清单一致性以及投标报价合理性。同时,智能辅助评标能够按照投标报价计算规则进行自动计算得分,减轻专家手工计算工作量,对业绩、信用分、项目管理机构等客观分进行不同评委打分的一致性校验,减少客观评审过程中的人为干预,有效规避滥用评标自由裁量权和主观判断的风险,不断提高评标效率和质量。
标书雷同自动分析,维护交易公平。智能辅助评标实现对不同投标人投标文件制作使用设备的MAC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具有唯一性)或使用造价锁号的雷同性进行分析,为评标委员会依法认定串围标行为提供依据,为行政监督部门及时发现围标串标线索提供技术及数据支撑。
智能辅助评标实现了传统“人工评标”向“智能评标”转变,实现了评标工作“速”的提升和“质”的飞跃。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探索新技术与业务实际的深度结合,让智能辅助评标系统与专家评标全方位融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评标工作的客观、公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