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时间:2023-10-12 14:52】 【我要打印】 【来源: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近期,市发改委会同市建委、交通局、水务局、政务办联合发文,出台差异化缴纳投标保证金一揽子政策,预计年减轻市场主体投标保证金负担约29亿元。
进入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各分中心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享受相应的减免政策。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1.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政府投资项目,对诚信状况良好的投标人减免收取投标保证金。
(1)施工项目(含工程总承包),投标保证金金额在20万元及以下的免收,金额在20万以上的减半收取。
(2)服务类项目(含全过程工程咨询)、货物类项目,投标保证金金额在10万元及以下的免收,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减半收取。
(3)诚信状况良好是指投标截止时间,投标人(包括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在国家、省市信用平台网站没有失信行为被公示。
2.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政府投资项目以外的项目,鼓励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和投标人诚信状况参照执行。
▲交通工程
1.投标人列入守信激励主体对象名单(红名单)的,免缴投标保证金。
2.投标人信用等级为AA级的,投标保证金减少50%。
3.守信激励主体对象名单(红名单)和信用等级(包括联合体信用等级)认定标准按照《江苏省公路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水务工程
1.投标人信用等级AAA级的,鼓励采用信用承诺的方式替代投标保证金。
2.投标人信用等级AA级的,鼓励减半收取投标保证金。
3.信用等级认定标准按照《南京市水务工程建设从业单位履约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执行。
▲政府采购工程
政府采购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执行政府采购关于投标保证金减免的政策规定。
为确保减免政策落实到位,既让投标人能够切实受益,又不损害招标人的合法权益,文件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实施
发展改革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职能,各行业监督部门应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协同监管等配套措施,政务服务部门应指导完善投标保函系统功能。
深化运用落实
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减免投标保证金的措施,并在合同签订后2日内将合同原件扫描件上传至电子交易系统(在线签约的合同无须上传),便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供投标保证金代收代退服务,如未按期上传,自行承担逾期退还投标保证金的法律后果。
推行信用承诺
实行减、免投标保证金的项目,投标人应签署信用承诺书(随投标文件一同提交),作出承诺不免除违法、违规、违约责任,虚假承诺或未提交信用承诺书而少缴、不缴投标保证金的,自行承担投标无效等法律后果。
实施失信惩戒
发生投标保证金依法或按招标文件约定可以不退还或者不予退还情形的,投标人应根据招标人要求限期补缴投标保证金,未及时补缴的不再享受减免投标保证金的优惠待遇,且将相关情况记录企业信用考核评价,招标人也可以按履约评价不合格拒绝其参与之后的工程投标。
投标保证金减免政策出台前,南京在深化招标投标担保制度改革,降低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交易成本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
清理历史沉淀保证金,实现全面“清零”目标
组织开展清理历史沉淀保证金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做到应退尽退。
1.全面梳理保证金项目、金额和单位等信息数据,筛查符合清退条件的保证金,分析查找滞留原因,形成清退明细清单。
2.多渠道查找单位联系方式,组织人员反复打电话、发邮件、寄函件,提醒督促尽快办理清退手续。
3.设置清退咨询热线,专人接听,设置清退材料接收邮箱,提升清退效率,为企业提供便利。
4.协调托管银行配合密切跟踪退还进程,确保清退款项及时到位。
截至今年上半年,南京共清理历史沉淀保证金318笔3300多万元,惠及企业219家。
拓宽保证金缴纳方式
1.增加投标保证金提供的形式。从原来的现金等4种形式,扩展到现金、信用承诺等6种形式。
2.全力推进保函应用。投标人可选用银行保函、保险保单、担保保函等多种担保方式,包括纸质保函和电子保函形式。目前已引入35家单位为广大投标企业提供电子保函服务。
3.优化保证金缴纳系统。实现线上提交、自助查询、自动退还等功能。
调整招标文件范本
1.做好电子交易系统招标文件范本优化工作,满足投标保证金缴纳多样化要求。
2.减少投标人提交的材料,投标人登录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南京市),凭缴纳码关联到账信息与投标项目信息,无须上传缴款凭证到投标文件。
3.明确投标保证金退还的时间节点。如非中标候选人在中标候选人公示结束起5日内退还投标保证金等相关要求,督促招标人在法定期限内尽可能提前退还投标保证金,提高投标保证金退还效率。
今年1-9月份,南京市区共使用投标保函5.13万笔,保函替代率为55%,为企业释放资金57.95亿元,其中,电子保函使用1.71万笔,替代现金保证金13.73亿元,使用率为18.39%。为企业减少了大量的资金占用,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